§梅迪奇效應心得~by十本書



梅迪奇效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Frans Johansson/
譯者:劉真如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1244913

分享者:許燕妮


§什麼叫梅迪奇效應?

作者把不同領域交會的地方稱做異場域碰撞點(Interesection),而異場域碰撞所爆發出來的驚人創新,稱為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

梅迪奇是佛羅倫斯的銀行家族,資助過眾多不同領域範疇的創作家,因為這個家族與另外幾個家族的努力,讓很多不同領域的創作家匯聚在佛羅倫斯,在此交會,學習,打破不同範疇與文化的界線,打造出在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文藝復興時代。梅迪奇效應的理念就是:你踏進不同領域,科目或文化的異場域碰撞時,與現在所有的觀念結合起來,形成大量傑出的新構想。

我們經常排斥異言,否決異見,懼怕異動。梅迪奇效應告訴你跨域的觀念透過異場域的碰撞可以形成多平素看不到的觀念互相激盪。

這年頭跨域的機會因為人口流動,科學的整合,電腦能力的耀進,我們住在這樣一個彼次相關的世界上,你是否準備好結合這些關係以製造異場域的碰撞?

當我們尋找異場域碰撞時”打破聯想障礙”是我們第一個要面臨的挑戰,如何打破聯想的障礙?
*接觸不同的文化
*用不同的方法學習
*扭轉假設,就能發現不同世界
*採取多重觀點,就有加倍收穫

梅德是一位被受尊敬的創業投資業者高原資本公司的創辦人,他喜歡例舉一些個人和團體,說這些人能夠完成驚人的創新,是因為沒有接受過正式訓練。為什麼教育可能對創造力形成限制?特 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可以學到有用的東西,但是卻讓人變的容易堅持特定的思考方式,因而樹立起聯想障礙,使融會貫通的觀念不容易產生。但是避免上學,不理專家 或是排斥具有寶貴專業知識的人是沒有道理的。相反的我們必須運用一些策略,讓我們能夠儘量學習最多的東西,確不執著於用特定思考方式思考東西。

梅德說:[發明家經常都自學成功,通常自己努力學習的人,經常有廣泛的學習經驗,精通一個領域後,又學習另一個領域]博學跟自學看來似乎是不同學習的兩個關鍵。

愛迪生沒有受過任何高等教育,但他廢寢忘食的閱讀所有他感興趣的東西,不到二十歲已經讀完大部分重要的化學與電學著作,他說過書本可以[告訴你東西的理論],但是[實際要去做才重要。]

達爾文在校成績不如一般水準,因為他把大部分時間花用在英國鄉間了解生物的東西,或是跟學有所成的科學家談話,他最先進入物理系,然後轉神學系,兩個系都沒念完,就環遊世界五年,靠自己的力量研究地質學,最後他變成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斷定[我認為凡是我所學到有價值的東西,我都是自學的。]

要如何”忘記”我們所學到的東西,解放我們的心靈,強力破除聯想障礙,引領心靈走不尋常的路?

顛倒假設,可以鼓勵心靈從不同的觀點,評估一種狀況,開起通向異場域碰撞的道路。要擺脫先入為主的想法作法如下:

一. 首先,想一想你所面臨挑戰有關的狀況,產品和觀念,再深入思考跟這個狀況有關係的假設。
二. 寫下這些假設,再把這些假設倒反過來。
三. 最後,想想如何讓這些顛倒的假設變得更具意義。


例如:你要開家新餐廳,先列出跟經營餐廳有關的假設,再把這些假設顛倒過來,再設法從每個顛倒假設中,想出可以創造永續經營的方法。

假設餐廳沒有菜單,供應食物不收費,餐廳不供應食物?

有菜單>沒有菜單:生鮮食材提供客戶選擇專為顧客烹製

供應食物收費>供應食物不收費:提供聚餐的場地,依停留時間收費,免費食物就須降低成本
提供食物>不供應食物:裝潢獨特漂亮,讓大家自備食物飲料,繳交場地費用

在這樣思考的過程中,不是在於要立即尋找解決之道,而是強迫大腦用不尋常的方式處理常見的問題,是為了解放心靈逃脫固定的聯想環節。看待事情有很多觀點,強迫自己用不同的觀點看待一種計劃,就可以打破不同領域之間的聯想障礙,發現意料之外的關係。



刻意營造跨領域的構想

創意是峰迴路轉的觀念結合;靈感總是隨機出現
社會學家柯特勒(Arthur Koestler)在{創造行為}的著作中指出:創造的過程類似讓大家大笑的過程:

三個人死後等著上天堂,守著天堂大門的聖彼德告訴他們,現在天堂人滿為患只接受特殊死因的人,於是三個人說出自己死亡的原因。

第一個說:我住在高樓的十四層,懷疑太 太紅杏出牆,有天我提早回家到處找她的情人,終於被我發現他為了躲避,懸掛在陽台外,我連忙趕出,怒氣勃發開始打他。他終於鬆手掉了下去,卻奇蹟般的掉在 地上的小矮樹上倒住了性命。於是我找一些重的東西砸下去,最後把電冰箱紮在他頭上,但是因為太刺激害心臟病發作,我就死了。他立刻獲准進了天堂。

第二個接著說:我住在高樓十五層,正在清洗陽台時突然滑一跤,掉了下去,想不到我居然能夠抓住下一層的欄杆,我看到公寓裡男人衝出來救我,但是他沒有救我,卻開始踢我打 我,最後我撐不住就掉了下去,不可思議的是,我掉在大樓的小矮樹上活了下來,接著一個從天而降的冰箱砸下來,砸在我頭上,我就死了。他也獲准進了天堂。

最後第三個男子說:哦,我光著身子,躲在這台冰箱裡………..

笑話通常是故事,開始時都根據你容易接受的一種主軸,接著徒然間峰迴路轉,插進了另一個觀念。這種轉折,或是觀念的撞擊就會引起反應。

激盪出跨領域的構想

腦力激盪確實是積極產生跨領域構想最有效的方法,歐斯鵬腦力激盪談到[一般人跟小組一起腦力激盪時,可以想到出比單獨思考時多兩倍的構想。]但研究指出[阻止]的現象,會造成集體跟個人的腦力激盪成就得差異,如大家爭相發言,會聽不到別人說什麼。人的記憶短暫,不能同時發展出新構想,又牢牢記住就有的構想,等別人報告完,輪到自己報告時,構想可能因為中斷而忘記,因此小組的人數越多,提出構想的數目會比較少。
所以腦力激盪須做一些小改變。在小組集會前,安排十到十五分鐘,先讓每位成員個別進行腦力激盪,再把成員聚在一起開始討論,這樣可大為增加效率。
[腦力寫作](Brainwriting)也是一種避免傳統腦力激盪問題的方法:所有的人不都說話,同時針對相同的問題,提出構想,再寫下來,對於別人寫下構想的內容一定要設法補充。


構想的實現

*執行構想與擁抱失敗
執行構想,靠的是堅持跟應變,如果你希望成功,錯誤決對是無法避免的,失敗是正常的,創新的人因為推動比較多構想,所以經歷的失敗會超過比較沒有創意的人;成功的執行跨領域構想靠的不是事先為成功規劃,而是靠著事先為失敗規劃。

*預留退路,全力衝刺
犯 錯和錯誤的起步是實現構想過程中的一環,嘗試會失敗的構想,以便找到不會失敗的構想,失敗會鼓勵未來的創新,要管理失敗也不容易,要管理成功容易多了。預 留退路為嘗試與錯誤做準備,在執行跨領域構想的發展期間所做得很多假設都是錯誤的,所以不但必須預期會失敗,還要為失敗做計劃,並小心保留資源,以便有足 夠的資源在試一,兩次。維持高昂的士氣一再衝刺熬過錯誤,堅持一種構想到成功為止。

*別眷戀當下的輝煌
大膽的脫離自己小心架構的環境,準備脫離舊有的層層關係,建立新的關係

*跨領域,脫離依賴的鎖鏈,準備戰鬥
脫離舊有的價值網路,但不疏遠舊的網路而是結合不同領域的觀念,產生更多的構想:當你跨進不同領域學科或是文化時,跨領域的構想可能會威脅現有領域,在這個領域中的人自然會盡其所能,阻止你的構想,所以,必須勇敢面對既有領域中的人提出的挑戰。

*冒險不再恐懼
維京音樂的布蘭森,跨領域的從賣唱片到搞航空,成功的經營維京大西洋公司(飛航全世界各大城市), 布蘭森一開始選擇跟波音租一架客機一年,一年的時間就足夠讓他看出航空公司的構想行不行的通。沒有經營航空公司的經驗,這項投資其實是有非常高的風險,但 是他可以更努力,做為彌補,來降低風險。面對恐懼時不只是不理會恐懼而已,反而像是接受失敗,認為失敗是創新的一環,學習擁抱失敗。所以異場域碰撞代表風險低微,開創新局的構想。

*平衡風險觀
在異場域碰撞機遇中創新,有三個我們必須避免的行為
1.一切順利,守在原地
2.費時越多,越是龜縮
3.用方向性觀點,看異場域風險
試著克服恐懼的方法,承認恐懼或是承認人可能失敗,馬克吐溫說:[勇氣是抗拒恐懼,掌握恐懼,不是沒有恐懼]

*踏進異場域的碰撞
因為不同的學科,文化結合速度越來越快,發生頻率越來越多,我們看到很多人利用這種力量的優勢,探索不同領域的異場域碰撞。

我們要創造梅迪奇效應,擁有開放的心胸,樂於成為探索專業領域之外的人,打破障礙,維持士氣,熬過失敗的人都可以掌握這種優勢,別怕跌倒才有大耀進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