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更要有說話力~by商業周刊、閃亮亮延伸

說話,是一門藝術。

正所謂『一言不中,千言無用』;或說『話不投機半句多』。 一場震撼人心的演說,一句深入心坎裡的話,都會讓聽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多連續劇的經典台詞,都會讓大家朗朗上口。不論是以前的瓊瑤的戲、或是很多花系列的台詞,在在都讓人回味無窮。為什麼呢?

因為說話就是一門藝術,既然是一門藝術,好的藝術品當然會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前幾天看大學生了沒的節目,發現內地的學生姑且不論是否只因為考試的因素而多讀詩詞歌賦和文言文,但是看見他們在說話上的一些遣詞用字,確實諸多琢磨。即便是罵人的話,也多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呈現。當然,或許那是上節目所鋪的梗。但是這樣的說話方式,似乎也就少了一些鋒利的感受。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每天都在面對不同的人,或許說話對我們來說已經稀鬆平常。但就是因為這麼的稀鬆平常,或許我們就不那麼的重視。

但,真的會發現,語言確實是有力量的,可以冷語侵人,也可以妙語如珠!

當語言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時,那就是溝通,變成一種技術,就是『溝通力』

===================================

景氣復甦、就業市場解凍,溝通力,正強勢主宰你的未來。

有些人,雖有實力,但欠缺「最後一哩」的說話力,簡報表達平鋪直敘,以致在面試、提案、比稿時敗陣。在兩岸競爭激烈的今天,面對「很會講話」的中國人,台灣人這種焦慮更為普遍。

今年一月,美國全國大學與雇主協會 (NACE)出版的〈二○一○年就業展望〉指出,擁有高溝通能力的人將被優先聘雇。

台灣一○四人力銀行在今年三月所做的調查,企業主管留給面試者的時間只有十九分鐘,所有主管都在前五分鐘,就已決定面試者的去留;換言之,求職的黃金溝通時間只有五分鐘。

在企業經營面, 全球第一大人力資源公司韜睿惠悅(Towers Watson)最新研究發現,過去五年中,能有效溝通的公司,其股東報酬率比無法有效溝通的公司,要高出四七%。

再者,一場震撼人心的演說,一句深入心坎的話,效果往往超乎想像。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每次發表產品,總製造全新驚奇,成為蘋果新品狂賣的保證。思科系統(Cisco)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只花二十分鐘描繪願景,隔天思科股票就勁漲。

1.打造溝通商數~自信心與同理心,要達到平衡

在關鍵時刻,多說或少說一句話,說對或說錯一句話,結果是天差地別!

自從EQ(情緒商數)受重視後,各種智能商數應運而生,只要透過智能的培養,便可提高成功機率。其中,一項影響人際與職場甚大的便是CQ(Communication Quotient,溝通商數)。這是指人們面對主管、部屬、客戶、同事,在各種表達溝通情境下的反應。

很多人以為,溝通力只是說話的能力,並由先天的個人特質決定,其實不然。溝通內涵更重要的是對方想聽什麼。英特爾(Intel)創辦人葛洛夫(Andrew S. Grove)說:「我們溝通有多好,不是決定於我們說得多好,而是別人懂了多少。」(How well we communicate is determined not by how well we say things, but how we are understood.)

原來,控制溝通力的開關,不是話術,而是心靈;除了會表達,更需要傾聽,而那相互作用的兩大樞紐,就是自信心與同理心。

「自信,攸關 『能否自在的表達』,同理,則是『能否理解對方的反應』,」台灣卡內基創辦人黑幼龍表示。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進一步依照自信心、同理心的高低程度,將人類的溝通模式分成四種類型:無尾熊型、狗型、鷹型和獅型。

無尾熊型人,以宅男、宅女為代表,鮮少與人溝通,低自信、同理心也不足;狗型人則是多數上班族的寫照,有同理心,乖乖辦事,但自信不足;鷹型人以主管居多,追求自我表現,缺乏同理心;獅型人則是有高度自信、也有強烈同理心的領導人,愛現、也樂於助人,但易給人壓力。

「最良好的溝通力,就是自信心與同理心達到平衡,任何情境,都能自在的聽跟說。」王浩威說。要提升溝通力,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的溝通模式,誠實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再對症下藥,一步步改變。

他觀察,台灣人在溝通上,自信心普遍不足,因此「無尾熊型」和「狗型」特別多;此類型要提升溝通力,必須先增強自信心,增加溝通次數,累積足夠的正面經驗, 讓自己能流暢表達後,再學習理解對方的訊息。王浩威認為,溝通就像游泳一樣,你看再多的書、找再好的老師,如果不能把自己踹下游泳池,喝幾口水,是學不會 的。

以下詳述四種類型的溝通策略:

無尾熊型人 
可寫稿照念,降低出錯

針對無尾熊型人,師大工業教育系教授曾仕強分析,「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自成孤島,到網路世界就交遊廣闊,因很少講話,就越來越不敢開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一開始就要御宅族開口表達,很容易因缺乏話題而退縮;因此,此類型人得先從最基本的人際接觸開始,就是「直視對方」,至少可克服害羞。

其次,御宅族也用不著立刻主動說話,「這群人突然講話,很容易直接把網路用語拿出來用,出現語言暴衝,令對方感覺突兀,更糟糕,」曾仕強說。

如果非說話不可,王浩威建議:寫好照念。就算再簡單、再熟悉的場合,出席之前都寫好腳本;諸如社交場合可寫與活動相關的聊天話題,私人聚會寫好自我介紹, 「照表操課,可降低出錯風險,」黑幼龍說。

部落格瀏覽人次破二億二千萬的宅女漫畫天后彎彎,就是一例。她在銀行擔任美編時,鮮少跟同事打交道,是標準的無尾熊型。二○○五年她第一次簽書會時,坐在桌前直發抖,頭也不敢抬,書迷問:「為什麼妳要叫彎彎?」她先「嗯……,」五秒鐘,然後把連續劇《星星知我心》劇情講一遍,才解釋「因為我跟劇裡演彎彎的胡家瑋同名同姓。」被問:「你對自己爆紅的看法?」她的標準答案只有「嗯……,我不知道耶……。」

但今年五月,彎彎即將躍上大銀幕,推出自己的紀錄片《帶著夢想去旅行》,宅女出關,「一是有太多講話機會了,同樣問題回答五、六十次以上,很難不會答;二是我偷學其他部落客,先聽後說;有人提醒我要把發語詞改掉,以及不要停頓太久,」彎彎說,「現在我每個問題都答得很溜耶!」

狗型人 
多蒐集談資,找機會開口

王浩威認為台灣大多數人是狗型, 加上東方父母因擔心兒女失敗,剝奪兒女克服困難的機會;而媒體文化越來越熱中品頭論足,無形中增加社交焦慮,因而更缺乏自信心。

黑幼龍建議,狗型人提升溝通力最好的方法,便是多置身「正面環境」;「就是願意聆聽、分享的場合,」他說,「在正面環境中,容易被氣氛鼓勵而願意開口說話,說話後又有人回應,容易提高自信心。」

其次是主動找專家指正;黑幼龍說,對自己說話沒信心時,很容易摸頭、雙手插口袋,若有人在旁提醒糾正,久了就會改掉。

演說名人、暢銷書作家戴晨志以前也屬於此型,他就讀國立藝專時選讀廣播電視科,一大早到各大學演講台練習,最後在三年級時成為全台北縣大專演講比賽冠軍。 退伍後,每天錄下一、兩個小時卡帶,週末帶去中廣找播音員閻大衛糾正語調和發音,終於成為知名講者,「你要主動去製造機會。因為努力在哪裡,成功就在哪裡,」戴晨志說。

現在戴晨志出門都會隨身攜帶電腦、照相機,遇到有趣的人、事、物,立刻拍照建檔管理。狗型人只要多做功課,多蒐集資料,多聽別人說話,就能大有進步。

老鷹型人 
要修正說話策略,練習婉轉

屬於鷹型人的曾仕強,雖表達良好,卻也曾受溝通之苦。一回,他受託轉告同事升等論文沒過,他安慰同事,「沒關係,這次寫得不好,重新寫就好。」沒想到同事勃然大怒拍桌,「誰說我寫得不好?」

說話太直接,曾仕強儘管事情做得再多,卻與同儕相處不順,「那時候得了好幾種病,心裡經常想,為什麼周圍的人都這麼難溝通呢?」他回憶。

他後來發現,有些接受西方教育的人,尤其是中高階主管,習慣是非二分法,因此重「言」而不重 「人」。但東方人情緒化,不如西方人重理性、懂思辨,講到最後就變成無法就事論事,甚至結怨。

曾仕強檢討後,轉為婉轉同理,因此改善了人際關係,他認為,要解決鷹型人的盲點,可先從收斂說話下手,再培養同理心:

一、開口前先三思:職場中常有檢討會議,多半是負面氣氛, 此類場合有再好的意見,都不須主動發言,以免徒勞。

二、不要搶先發言:除了一人擔綱的簡報等場合,其餘的溝通場合,若搶先發言,卻說得 不清楚,會被懷疑誠意;說得太清楚,則容易暴露企圖和弱點。最好的發言時間點是非說不可時再說,給自己更充分的準備。

獅型人 
應收斂,多談他人感興趣話題

相較於其他三種類型,高自信、高同理心的獅型人,溝通力相對高,但也有盲點,黑幼龍就是一例。

黑幼龍四十七歲創業引進卡內基訓練時,才真正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因而逢人就想分享。一次, 他約鄰居出門旅遊,沒想到鄰居當場拒絕;黑幼龍納悶詢問,鄰居終於坦白,跟黑家出去玩,一直談卡內基,令他厭煩。

「我們後來就特別注意,在外人社交場合,盡量少談。」黑幼龍說,要克制自信心,必須不斷自我提醒,「因為人都有面子問題,別人不好意思講,你知道了也不舒服。」

然而,一個人的溝通模式是固定的嗎?其實不然,這四種形態,會隨著一個人所處的情境而變化。職場上的鷹型人或獅型人,面對情人時,可能變成狗型人或無尾熊型。當你處在相對他人熟悉、越能掌握的情境,你的自信程度將越高,越傾向鷹型或獅型人。

若要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融洽,則須增強對方所欠缺的要素。諸如面對鷹型主管,最好多聆聽,而且有反應;若面對無尾熊型或狗型部屬,就應該多讚美、激勵,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才能交流意見。




進化成技能 
下一個成功,取決說出的一句話

不過,不論是哪一型人,想增進溝通力,唯有「持續與人溝通,從嘗試與錯誤裡,不停的練習,找出自己的風格。」黑幼龍強調。

奧美廣告中國東南區總裁鄧臺賢,有個真實經驗。他具備了台灣人所有的溝通特質: 害羞、靦腆,一緊張就沉默,與多數口才辯給、英文流利著稱的奧美人不同。

但隨著經驗增加,他也逐漸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風格,他總是先花一天想好簡報內容,再花兩、三天簡化內容,試著用兩張圖片取代五、六頁文字,而且多數要能讓人發笑,這讓他變得有自信,但英文簡報還是一大魔障。

有一回,鄧臺賢需要在一個公司大官雲集的會議做業務簡報,前一天晚上,他把主管北京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淑芬改過的英文稿背得滾瓜爛熟,偏偏莊淑芬改了一個很難的單字——rejuvenation(回春),鄧臺賢怎樣都記不牢。

隔天,他依序背出英文稿,一切順利,沒想到當背到 rejuvenation這個字時,他在台上一直「re……」老半天re不出來,全場一片安靜。此時,鄧臺賢突然改用中文問台下:「莊淑芬,那個字怎麼講?」莊淑芬大聲回答:「rejuvenation。」鄧臺賢跟著正確念出rejuvenation後,自嘲的用英文說,「I used a simple word. Shannon's rejuvenation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我用了簡單的字,莊淑芬改的字對我太難了!)全場哄堂大笑,立刻化解尷尬。

「英文本來就是我的弱項,我很坦然接受,」鄧臺賢說,「當缺點變成缺陷,你坦然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也就自在了。」

可見,溝通力,是可以藉由模仿、練習,與改變心理模式,所培養出的「軟技能」(soft skill)。準備好了,下一個成功的機會,就取決你的關鍵一句話。

0 意見: